天龙八部采花贼,与采药图有何关联?
一、采花贼在古代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在古代中国社会,采花贼可是个极其遭人唾弃的角色,就像黑暗中的老鼠,偷偷摸摸干着坏事,他们全然不顾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仗着自己年轻力壮,肆意侵犯女子的贞洁,这在现代来说,就是那种令人发指的连环强奸犯,古典名著里就有这样的采花贼形象,像《三侠五义》中的花蝴蝶花冲,还有《小五义》里的白菊花晏峰,这不禁让人想问,古代社会的女子在面对这样的采花贼时是多么的无助啊。
二、“采花贼”还有其他奇特的解释吗?
你可能想不到,“采花贼”还有一种释义是过分看重爱情,这是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中的说法,“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不过这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采花贼可大不一样了,就好比一个词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一种是被人唾弃的坏蛋,一种却是充满情感纠葛的形象。
三、金庸小说中有哪些著名的大恶人?
金庸的14部小说里有不少大恶人呢,就说那第十名的康敏,那是嫉妒心作祟的恶;阎基呢,是小人之恶,第九名的岳不群,号称“君子剑”,却是伪善之恶,第八名的花铁干,暴露出人性本恶的一面,第七名成昆,那是奸诈之恶,第六名公孙止,为人卑鄙之恶,第五名戚长发,竟然弑师,还无视女儿徒弟,“铁索横江”的手段,背后的阴谋就像一团迷雾,那是阴险之恶,这些恶人就像毒瘤一样,在金庸构建的武侠世界里兴风作浪。
四、徐志摩和金庸小说中的采花贼有什么关系?
这事儿可就有趣了,据说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四大恶人之一的云中鹤,原型是金庸的表哥徐志摩,徐志摩的笔名就是云中鹤呢,徐志摩因为私生活问题,在当时引起不少争议,金庸因为和徐志摩家的关系,再加上不赞同他的生活作风,就塑造了这么一个采花贼形象的云中鹤,有人就猜测,这是不是金庸对表哥的一种讽刺呢?毕竟徐志摩曾经为了陆小曼抛弃原配夫人,这在当时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很大的涟漪。
五、古龙和金庸小说中有哪些著名的采花贼角色?
先看古龙小说。《楚留香传奇》中的楚留香,很多人可能会惊讶,他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个采花贼角色。《血海飘香》开头就写“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心不胜向往之,特于今夜子时踏月来访,君素雅达,必不使我徒劳往返也”,楚留香虽然风流倜傥、机智过人,但这种行为确实有点像采花贼的做派,不过他更像是一个有着文化教养的采花贼,就像一个在花丛中优雅穿梭的蝴蝶,虽然行为有些不妥,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金庸小说里,田伯光也是个典型的采花贼形象,他长得帅,而且年富力强,一晚上能跑上千里呢。
再说说其他武侠小说里的采花贼相关情节。《武林外史》里有个狂暴的采花贼,这个采花贼在江湖上可是让各路英雄好汉都头疼不已,他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在江湖中制造混乱,他的狡猾和狂暴行径,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采花贼这种行为是被人嗤之以鼻的,正史虽然很少记载,但野史中可能会有,像明史记载,山西太原府有个叫桑冲的男子,在村子里游手好闲,还常常调戏良家妇女,这也是个典型的采花贼类型的人物。
六、采花贼这个角色设定反映了什么?
从这些采花贼的形象来看,无论是在古龙还是金庸的小说里,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采花贼能够肆意妄为,说明女性在面对这种侵害时往往处于弱势,也反映了武侠世界中的道德评判标准,采花贼不管多么潇洒或者有魅力,这种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始终是不被认可的,就像黑夜中的烛光,虽然微弱,但正义的道德标准始终在那里,不会因为采花贼的某些优点而被忽视。
七、如何看待武侠小说中对采花贼和恶人的描写?
武侠小说对采花贼和恶人的描写,其实有着深刻的意义,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丑恶一面,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让我们更加珍惜正义、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道德的人或者事,武侠小说中的这些描写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些描写也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和悬疑感,假如武侠小说里都是完美的好人,那故事就会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