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裁判》前制作人:若今发布恐难成IP核心

6 0

游戏行业新IP生存困境:首作销量与IP成长机会的矛盾

据外媒VGC报道,前卡普空开发者、曾参与初代《逆转裁判》制作的杉森雅和近日发表了对当前游戏行业新IP生存困境的看法。他指出,如果《逆转裁判》这款游戏诞生于当下,或许永远无法发展成系列作品。原因在于,如今的新IP若首作销量不佳,往往会被直接贴上“失败”标签,从而失去成长的机会。

新IP生存压力:首作销量与IP成长机会的矛盾

杉森雅和的言论是对万代南梦宫制作人中村泰良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的回应。中村泰良指出,当今游戏行业开发成本飙升,新IP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若首作未能一炮而红,往往会被视为失败项目,失去通过续作迭代成长的机会。

《逆转裁判》前制作人:若今发布恐难成IP核心

顶级IP的成长之路:多部作品积累人气

“像《宝可梦》和《怪物猎人》这样的顶级IP并非一夜爆红,而是通过多部作品逐渐积累人气,”中村泰良写道,“但如今,即使新作口碑极佳,也可能因成本压力无法获得续作开发机会。IP需要长期培育,而非仅凭首作销量定生死。”

《逆转裁判》的成功:IP需要耐心培育

杉森对此深表认同,并以《逆转裁判》初代为例:“我完全赞同。当年我参与初代制作时,这款游戏就是个‘失败品’。”他回忆道,“当时《生化危机》《鬼泣》等作品首周销量轻松破百万,而GBA版《逆转裁判》首周仅卖出7-8万份。尽管最终勉强回本,但卡普空内部普遍认为‘卖得不好’。”

系列团队并未放弃。杉森强调:“他们坚持开发到第三部,口碑逐渐爆发,随后更衍生出电影、舞台剧和动画,IP影响力持续扩大。”在他看来,《逆转裁判》的成功印证了“IP需要耐心培育”的理念。

以上就是一盒网游原创的《游戏行业新IP生存困境:首作销量与IP成长机会的矛盾》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