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冠军“天工”机器人小批量上市,价格媲美入门级轿车

3 0

马拉松冠军“天工”机器人小批量上市,价格媲美入门级轿车

人工智能新纪元:人形机器人或将与汽车价格相当

天工Ultra机器人马拉松夺冠,预示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临

据新闻晨报报道,19日,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唐剑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其价格将与一台入门级的小轿车差不多。当天,天工队机器人“天工Ultra”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凭借2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本次赛事全程约21公里,包含平地、上下坡等复杂路况,对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本体结构、感知系统及运控算法形成全方位考验。

可靠性是机器人量产落地的基础

“人形机器人只有可靠性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工程化落地量产。”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测试与质量部负责人包明瀚对中新经纬表示,让人形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比赛可以测试其整机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机器人量产落地的基础。包明瀚介绍,“天工Ultra”身高1.8米,体重55千克,是参赛队伍中的“大高个”。全尺寸的身高和体重,让机器人面临关节的冲击力挑战,由此各方面的可靠性要求提升。“这是我们在调试过程中不断突破的难点。”

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或将走进家庭

中新经纬在比赛现场观察到,相较体型较小的机器人,大块头机器人普遍面临更大的重心控制难题。包明瀚称,为保证机器人全身的协调性,天工队需要在技术优化提升上加大投入,以攻克相关技术问题。“针对机器人的本体和一体化关节的稳定性、耐热性,我们做了比较好的提升。能耗系统的优化和快速换电的技术提供了更强的续航能力。”包明瀚表示,在机器人的平衡性和步态规划方面,团队也做了运动控制算法的提升,使其能够跑得更稳定、更灵活,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户外环境。

智慧大脑助力机器人跑赢马拉松

除了稳定性,机器人跑赢马拉松还需要“智力”。包明瀚表示,“天工Ultra”其实具有一个“智慧的大小脑”。在赛程中,机器人能够自己调速、规划路径、控制与人的距离、避障……此次比赛,天工队搭载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慧思开物”平台,给“天工Ultra”提供了一个具身大脑和小脑,让它能够感知和规划长程路径,更加稳定地完成马拉松比赛。 以上就是一盒网游原创的《人工智能新纪元:人形机器人或将与汽车价格相当》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