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家长担忧,孩子玩游戏,就会成瘾? - 央视专家这样说!
开学季家长担忧:孩子能否快速适应校园生活? 游戏成瘾与沉迷:家长应如何正确看待? 随着全国多地中小学的陆续开学,许多家长开始担忧孩子在回归校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法“收心”、精神倦怠、沉迷游戏等。专家指出,玩游戏并不等同于沉迷游戏,更不等同于游戏障碍。 专家解读:游戏障碍的三大核心标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吴仁容表示,假期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并不等同于“游戏障碍”。游戏障碍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核心标准: - 失控性:无法自主控制游戏时间; - 优先级:游戏凌驾于其他生活需求; - 持续性:行为至少持续12个月并导致社交、学习等功能损害。 预防游戏障碍:多方协同,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从普通游戏行为发展到成瘾通常需要数年,这为早期干预提供了机会。预防游戏障碍需要多方协同,包括家长、学校、游戏公司等。 家长方面: - 建立合理游戏规则,如每日40分钟自主时段; - 培养孩子多元兴趣,如运动、绘画等; - 减少情感补偿性依赖。 学校方面: -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建立健全的防沉迷系统。 游戏公司方面: - 完善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 - 提供更多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游戏内容。 学习困难门诊:专业机构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近年来,许多医院陆续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游戏障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接受评估和治疗。 学习困难综合征:关注孩子的学习技能发展 学习困难综合征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育障碍。智力正常的儿童,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获得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如阅读、书写、计算等基本学习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这些困难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而其他技能均正常。 家长和学校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技能发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助力孩子健康成长。